菲领导人称,如果中美在台湾问题上发生对抗,菲不可能置身事外?_菲政府_东盟_菲律宾总统
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一番“台海局势下无法置身事外”的表态,迅速引发亚洲地缘格局的又一次震荡。北京时间8月8日,中国外交部正面回应,强调中菲关系的敏感底线。
两国围绕台湾问题的表态背后,不只是外交辞令的交锋,更是区域安全博弈与大国竞争态势的缩影。全球目光聚焦台海的当下,菲律宾作为“第一岛链”关键节点,其对地区格局的影响力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。
根据国际危机组织(ICG)7月最新报告,亚太地区因大国博弈导致的军事风险指数已升至近年来新高,台海、南海等热点区域风险预警等级提升。多家国际主流智库警告,任何一个区域国家的政策调整,都可能产生“蝴蝶效应”,加剧区域紧张局势。
菲律宾“无法置身事外”的背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印度访问期间对外媒直言,如果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爆发对抗,菲律宾绝无可能袖手旁观。有评论认为,这一表态既反映了菲律宾决策层对地缘现实的直观认知,也暴露出其在大国博弈压力下的战略焦虑。
展开剩余84%南海与巴士海峡之间的菲律宾群岛,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亚太安全链条中的独特角色。根据联合国人口署2025年数据,目前在台湾工作的菲律宾籍人士已突破15万人,侨民安全一度成为菲政府的高频议题。菲律宾政府高层多次重申,若地区爆发全面冲突,如何撤离本国公民,将是首要任务。
台海局势紧张时,菲律宾军方早已强化北部岛屿的防御部署。7月份美菲联合军演期间,菲方首次在巴丹群岛举行“撤侨危机演练”,并公开与美国及部分东盟盟友的应急协作机制。菲律宾国防部公开数据称,上半年涉台应急演练次数同比增长近80%。
现实考量还是战略赌博?菲律宾总统言及台海冲突时暗示,若局势升温,美国“可以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”。这一表态释放出重要信号:在中美竞争加剧背景下,菲律宾正在重新评估与美军事合作的强度与风险。
7月,菲美《强化防务合作协议》(EDCA)新增四处美军可用基地,分布于吕宋岛北部与巴拉望岛。美国国务院数据显示,今年菲美联合演习规模创历史新高,参演兵力及装备数量均超往年三成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(CSIS)分析认为,菲律宾在加强与美国的防务捆绑时,正面临“战略自主”与“安全依赖”双重拉扯。
菲律宾国内安全研究机构指出,菲美强化合作虽能提升菲军现代化水平,却也令本国可能首当其冲卷入大国对抗。菲总统府7月底的民调结果显示,超六成受访者担忧过度依赖美军会引发本土安全风险。
多重压力下的菲律宾决策困境今年以来,菲律宾经济社会压力明显加大。根据世界银行7月公布的报告,菲律宾GDP增速预期下调至4.2%,通胀率持续高企。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,城市居民消费指数创新高,贫困人口总数较去年增加约8%。经济困境直接转化为政治压力,近期马尼拉多地爆发针对物价和失业的抗议游行,执政团队的民调支持率有所下滑。
政坛方面,杜特尔特家族势力“回归”令马科斯政府内部裂痕加深。中期选举临近,副总统莎拉·杜特尔特化解弹劾危机后,已被外界视为潜在接班人。菲律宾大学政治学者指出,马科斯在国内掣肘下更倾向于利用对外议题转移焦点,涉台言论正是在此环境下密集释放。
外交领域同样危机四伏。7月中旬,前总统特朗普再度对菲主要出口商品加征19%关税,而菲律宾对美商品依旧实行零关税政策。业界统计,受此影响,菲律宾上半年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下滑超80%,新项目落地数降至近十年最低。经济外交双重挤压下,马科斯政府急需“外部议题”缓解舆论和民意压力。
东盟分歧与区域秩序重塑面对东盟国家在地区安全议题上的分歧,马科斯提出“基于国际法、尊重主权和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”的新联盟设想,意在突破东盟内部的协调瓶颈,更广泛地拉拢如印度等域外国家。
国际关系观察人士看到,7月底,菲律宾与印度在南海举行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联合海上演习,双方在反潜作战、空中侦察等环节强化协同。印度驻菲使馆声明称,双方合作“旨在维护地区海上航行自由与安全”。美国海军分析中心发布报告指出,印菲合作升级是亚太安全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具体体现。
东盟内部对于台海及南海问题态度并不一致。新加坡“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”报告显示,2025年东盟成员国在涉台立场上分歧加大,菲律宾试图牵头区域新安全框架的意愿日益明显,但能否形成实质性制衡仍存疑问。
中国外交部强势回应8月8日,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再次重申“只有一个中国”,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,任何外部势力都不得干涉。中方指出,菲律宾政府曾明确承诺坚持“一个中国”政策,当前菲方涉台言论属自食其言,持续虚化掏空“一个中国”原则,损害中菲关系。
中国外交部强调,“地理邻近”“侨民众多”绝不构成干涉中国内政的合法理由。国际法和东盟宪章明确反对任何形式的主权干预。中方已通过多层级外交渠道向菲律宾政府表达严正关切,要求其切实恪守中菲建交公报精神,不要在中方核心利益问题上“玩火”。
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专家分析,菲律宾此轮涉台表态背后,是对中美在亚太战略博弈的误判。中国驻菲大使馆同步加强对菲政府高层的沟通,强调地区和平稳定需要各方共同维护。
军事现实与地区安全格局新变化过去一年,解放军南部战区舰队迎来多项重磅扩编。7月,第四艘075型两栖攻击舰“湖北舰”正式列入南部战区,福建舰航母即将服役。分析人士认为,未来两年内,南海舰队将实现“两航母两两栖攻击舰”级别的远海投送能力。
菲律宾与印度等国虽有联合军演,但在高端军事装备、情报体系和后勤保障等领域与中美仍存巨大差距。美国兰德公司最新评估报告指出,当前南海局势虽有多边安全合作趋势,但中美军力对比依旧极为悬殊。任何非理性冒险举动都可能带来不可控后果。
区域安全专家普遍认为,菲律宾的“无法置身事外”既有现实压力也有战略冒险成分。对于包括台湾在内的亚太海域,军事冲突一旦爆发,最先受影响的往往是地理临近且安全体系复杂的国家。
发布于:河南省